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29.下图中的农民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这是因为他即将(     )

A加入人民公社

B分得土地

C承包土地

D加入合作社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3 分

13.右图是我国“一五”计划期间为配合大规模建设而绘制的宣传海报。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A远处的工厂寓意工业化基本实现

B图下的文字宣传了绿色环保观念

C往来的船只说明交通运输业基础良好

D工作的场景展现工人投身建设的热情

正确答案

D

知识点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2 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图一 图二

39.比较图一、图二,请提取两项有关中国工业化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示例一

信息:洋务运动工业化布局集中在沿海沿江,尤其通商口岸地区为最;新中国工业布局扩展至内地,尤其东北为最。(2分)

说明:近代中国沿海沿江最先受到外来侵略,西方工业文明影响较早且程度较深。新中国统一全国,计划经济,注重整体工业布局。(从国内外形势分析亦可)(4分)

示例二

信息:洋务运动工业基础薄弱,尤其重工业基础薄弱。新中国优先集中发展重工业。(2分)

说明:近代中国工业产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过程中,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分布不平衡。新中国致力于奠定国家工业化的基础,在苏联帮助下大力发展重工业。(4分)

解析

考查阅读材料获取信息、调用知识阐释历史能力。先结合图表的图例、内容提取时空信息:图一为洋务企业名称、分布情况;图二为新中国一五计划工业交通建设情况。结合自己掌握知识情况选择答题方向。注意时空上的比较。

考查方向

近现代工业化:洋务运动、新中国初期经济建设、一五计划

解题思路

先从图片材料提取时空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易错点

信息提取不准;说明缺乏史实。

教师点评

开放性试题,在获取信息的基础上,尽量选取有利自己回答的角度作答。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17.表2反映了中国某时期与各国贸易的情况,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

A抗日战争胜利,中苏贸易激增

B实行“一边倒”政策,中美贸易剧减

C改革开放初见成效,中国对外贸易蓬勃发展

D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与发展中国家贸易往来密切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19.以下是私服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宣传画。该画中主题体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①②④

D④②③①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十年探索与曲折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31.图5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据此我们可以推知(  )

A中国原有工业基础很薄弱

B冷战制约美英工业发展

C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

D美英传统工业产业衰落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24.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大型项目实际完成投资196.1亿元,其中东北占实际投资总额的44.3%,已建成投产的重工业企业也多集中在东北。促成这种现象出现的因素之一是(      )

A便于就近接受苏联援助

B美国形成对华包围封锁

C有利于支援抗美援朝

D中日两国关系发生变化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23.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上海、天津等工业先进地区人均工业产值的增长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

A工业发展速度放缓

B重工业生产速度加快

C工业布局发生变化

D工商业改造已经完成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25.改革开放后,中共中央明确将中共八大作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端。这是因为中共八大(  )

A客观分析了当时的国内形势与主要矛盾的变化

B实现了工作重心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转变

C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D全面总结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24.1959年,北京最高的建筑是新建的民族饭店,高47.4米,为当时的北京十大建筑之一。如今北京最高的建筑是高330米的国贸大厦。然而,人们至今仍然肯定民族饭店在新中国建筑史上的地位。这提示我们,对历史现象的评价应(  )

A以今人的标准来衡量

B置于特定的时空考察

C主要看对后世的影响

D注重使用比较的方法

正确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如何评价历史现象,所给材料对照不同时期的北京最高建筑,强调民族饭店在新中国建筑史上的地位,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注重特定的历史发展阶段来评价历史现象。把历史事物和历史现象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条件)下去认识、评价,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项基本方法。

知识点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3 分

13.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物证,下列对下图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

A工业大跃进时期以股息发放工资

B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采取公私合营政策

C人民公社社员按期领取生产贷款

D手工业者以人股形式参加生产合作社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36 分

  3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增加财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真正和唯一的基础只有一个,这就是大工业。如果没有资本主义的大工厂,没有高度发达的大工业,那就根本谈不上社会主义,而对于一个农民国家来说更谈不上社会主义了……不挽救重工业,不恢复重工业,我们就不能建成任何工业,而没有工业,我们就会灭亡而不成其为独立国家。

——摘自《列宁全集》

材料二  苏维埃国家在原则上不能靠采取劫掠殖民地或战败国人民一类的龌龊办法吸收工业化资金的。至于借用外债的这种办法,苏联却没有加以利用的机会,因为资本主义国家拒绝贷款给苏联。

——摘自《斯大林选集》

材料三  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因此我国共产党也就拒绝了“通常的”工业化道路,而从发展重工业开始来实行国家工业化。

——摘自《斯大林选集》

材料四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从1953年起,我们就要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了,准备以20年时间建成中国的工业化……但是首先重要并能带动轻工业和农业发展的是建设重工业;《论十大关系》实际上是思考开辟一条跟苏联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八大进一步确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即“尽可能迅速地实现国家工业化”……实现国家工业化是中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苏维埃政权为什么要实话快速工业化战略。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是如何为工业化打基础并找到资金的。

(3)材料三中所说的“通常的”工业化道路是什么?结合材料二、三,以英国为例加以说明。

(4)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明新中国初期工业化的基本设想,并分析这一设想与苏联的工业化道路有何不同。

正确答案

(1)苏维埃政权是当时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处于敌对势力包围中;经济技术落后,国防薄弱;如不快速发展重工业、实现工业化,经济、技术就不能独立,政权将被扼杀。

(2)实行企业国有化、农业集体化;政府把国有企业利润集中收缴;征收农业税,以艰苦奋斗、厉行节约等方式筹集工业化资金。

(3)从发展轻工业开始。殖民掠夺(海外扩张)进行原始积累;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第二次工业革命(从轻工业到重工业);逐步实现工业化。

(4)借鉴苏联经验,优先发展重工业,尽快实现工业化;但又不能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要处理好重、轻、农业的关系,走一条与苏联不同的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3 分

10. 有学者指出:事实上农民远非如许多人想象的那样是一个制度的被动接受者,他们有着自己的期望、思想和要求。他们一直有着“反道而行”的“对应”行为,从而以不易察觉的方式改变、修正,或是消解着上级的政策与制度。下列史实中,最能佐证材料观点的是(    )

A发动农业合作化运动

B“ 大跃进”运动的掀起

C确立了人民公社体制

D农业生产责任制萌发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十年探索与曲折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3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这一制度的实行(       )

A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B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

C缓解了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

D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11.表2为中国工业发展初期(1872-1911年)设立的厂矿数量统计表。其中,纺织业的数量最有可能是(  )

A2

B31

C73

D193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
下一知识点 :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